吃在蘇州
由于工作的關系,改革開放后一直在外事部門工作,由于這個原因,與吃就結下不解之緣。由于吃得地方多,就搜集了一些菜單,慢慢沉淀,就想出一本書,那是英語與漢語對照的書,后來在旅游出版社的支持下,總算于1985年與現在的妻子等人合作出版了《漢英宴席菜名手冊》。
為了這本書,我們確實也“實踐了”很多地方,北京是首都又是過去的皇上的長期駐地,所以吃在北京也是一個非常的選擇。在這里,全國各種菜系都登臺上演,同時,又都被改造適應皇上的口味,所以純真的菜系在北京也是不多見的,就像四川的“宮保雞丁”,在北京就有各種味道(該文另發)。
在北京,我吃的地方,說名氣最講究的地方有如下地方:釣魚臺養源齋、人大會堂、北京飯店中七樓譚家菜、北海仿膳、西單絨線胡同四川飯店、便宜坊烤鴨店、全聚德烤鴨店、東來順涮肉店、晉陽飯莊、豐澤園、頤和園聽鸝館、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以及如今的歷家菜等等。
隨著女兒長大,對吃文化也越來越感興趣。在她覺得北京吃得東西最好的時候,我告訴她:“要說吃還得說是南方的蘇州、杭州、廣州以及我們所不熟悉的淮揚菜”,她曾經一度愕然。
為了說明這一點,我們特意去了蘇州。我告訴她說,過去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:“生在杭州、吃在蘇州、死在柳州”,這句話,只有第三句話有些過時,那里的棺木已經被人們放棄,其他兩條還是比較準確的。
我的一位多年的朋友葉克家、周蓓夫婦在蘇州養老,他們聽說了我的來意就說,城里的名店你們可以自己去跑,我們在我們所住的工業園區小區的一個餐廳吃一頓,肯定會讓你們滿意的。
在北京,一個小區的餐廳就是“垃圾油攤販”的代名詞,為此我們滿臉狐疑的風風火火的從賓館趕到蘇州工業園的服務中心。一看建筑,我就推翻了自己的偏見,顯然,這是新加坡式的管理模式,估計不會有錯。這個中心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中心,與國外的服務不相上下,在這個小區生活的老人肯定比北京的要幸福得多。
獅子頭、銀魚羹以及其他的菜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,口味適中,用一句看書的話來講就是“引人入勝”。我女兒被降伏了,直至現在,經常在講,有機會,我會乘坐火車專門去蘇州這個工業園區再次品嘗美味佳肴的,好大的“志向”啊!
后來在松鶴樓吃了著名的松鼠鱖魚,那條魚集色、香、味、形之大全,我們不僅僅嘗到美味,也享受到一種藝術的氛圍。這種魚每條不能超過六兩,新鮮程度也有規定,做的工藝也很講究,所以吃起來就更加享受。
這吃可真是一種文化,沒有食文化的地方,是永遠也不可能享受到這種高雅文化盛筵的,雖然大家都在說好吃,但是,這好吃之間的差異就如一條海溝,它隔離開的遙遠程度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。
人們啊,在吃的方面可不能“妄自尊大”啊,那可是“學無止境”的學業!

云端純玩;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瀘沽湖西雙版納12日環飛游

秘境獨龍江·怒江+丙中洛+獨龍江6日

萬彩8日純玩游: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

雙飛云南10日游: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瀘沽湖